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

副食品小撇步:怎麼讓副食品變好吃


誠如上一篇所說,在吾兒即將滿一歲之際,我對於可以讓兒子跟著我們吃大人的食物真是感到欣喜萬分,已經開始計畫找一天揪兒子去吃麻辣鍋(我亂講的大家不要當真)(現在網友都好認真還是要解釋一下),超想把所有做副食品的東西都塵封,放在一個我看不到也摸不著的地方。

在我揮袖離去之前,想到還有很多媽媽朋友正踏上副食品這條地獄路,突然起了惻隱之心,覺得好像還有一些眉眉角角沒跟大家講清楚說明白,想著大家迷惘的臉我感到於心不忍(幹嘛自以為是副食品救世主),還是跟大家說說我自己一路摸索過來的心得與作法。

我兒子副食品算是吃得很不錯,六個月起每餐可吃下 250ml 的噴,現在更是經常突破 300ml 大關,滿滿一大碗,連大人吃都會飽(到吐)。大家可能會以為我兒子應該是生長百分比 97% 的壯漢吧,其實完全不是,他一直是 15% 的精實瘦男孩,在吃副食品之前,甚至因為奶吸得不夠多,一度掉到 8%,害他老木被醫生提醒要好好餵食。

有個奶喝不多,天生偏瘦的兒子,如果我連副食品都死菇 up,他生長曲線搞不好掉到 3%,小兒科醫生看到應該會懷疑我虐童想報警抓我。所以我知道,讓兒子好好吃副食品,是讓我下次見到醫生能抬得起頭來的唯一機會。

一開始弄副食品時,我也買了食譜書回來參考,有天跟著做了『小黃瓜米糊』,兒子沾到一口簡直像舔到屎一樣,整個往後倒彈,臉還皺成一團非常痛苦,我想說有那麼誇張嗎這位先生?書上明明說口味很清甜,寶寶都會喜歡啊,結果我一吃也差點吐出來,這樣都叫清甜那我必須說食譜作家的味覺果然非常敏銳我深感佩服。

那時我覺得兒子的反應情有可原,同時意識到一個殘忍的事實,我兒子瘦就算了,嘴還有點挑,不是那種可以直接餵地瓜葉泥或是秋葵泥當一餐的好餵養寶寶。我想說好吧,可能老天想要確保我生子後還能繼續認份進廚房,提升台灣婦女的產後下廚率(最好有這種率),就配給我一個結合非洲人的身材以及法國人的味蕾的兒子(眼神死),我命中註定要當他老木,把這隻瘦猴子健康養大是我最大的使命。

在初期幾次餵食失敗的經驗後,我覺得食譜書那套可能不太適合我兒子,決定自己發展美食派路線,『自己都不想吃的東西,就不要餵兒子』是我的宗旨,『連大人都會覺得好吃』是我的目標,希望用健康又美味的副食品,吸引兒子吃更多,長出更多小鮮肉。

回顧我做副食品的日子,我大致分為兩個階段把重點跟媽媽們分享

1. 頭兩 ~三個月,若發現小孩對食物不太會過敏,就加快嘗試新食材的進度,幫小孩累積多一些可吃食材清單

在看各種說法後,我認為頭兩~三個月餵副食品的主要目標是『讓小孩慢慢習慣吃固體食物』以及『除了高敏食材外,盡量讓寶寶嘗試各種食材,確認他們不會產生過敏反應的同時,讓他們可以吃的食物越來越多,順利在一歲後銜接到大人的食物』。

比較保守的作法,會建議一個食材至少要試 3~5 天,確認不會引起過敏反應才能放行,列入可食用清單,但我覺得大家不需要死守這項原則,特別是在看黃瑽寧醫師的說法後(註)我更相信這點。

大家想想,如果照這個作法,小孩經過兩個月,可能也才吃過十幾種食材,媽媽可運用的食材少,當然就很難做出兼顧變化性或是美味的副食品。

所以頭兩 ~三個月,在我覺得兒子對食物不太會過敏之後,我就開始加快他的餵食進程,每天給他嘗試一種新食材,並且詳細記錄、持續觀察他的反應。在這樣的進度下,我兒子六個多月大時,已經吃過幾十種東西,那些都變成我之後煮噴的食材選項,著實讓我方便不少。

在這個階段,為了顧及口味,我善用『副食品四寶』來調味道,所以兒子食量一直有進步,詳情請看:http://poyin-at-home.blogspot.tw/2015/08/blog-post_84.html

2. 兩~三個月後,可以開始給肉及高湯,設計菜單讓副食品變更美味的時候來了

在兒子六個多月大時,我發現常見的食材他已經都試過一輪了,太冷門、連大人都不太吃的東西,我覺得倒也沒有必要硬要弄給兒子吃,所以我開始改變作法,利用他吃過的食材,用『料理』的角度去想菜單,而不是把食材東混西混而已。

在想菜色時,我的公式是這樣的:『肉+菜+提味食材+粥+高湯+(不搶味食材)』,依照這個邏輯,其實想菜色的時候不會太難,就是填空跟排列組合而已。

* 肉:

肉我一定都會跟洋蔥一起炒,這樣真的營養又好吃,用蒸或是燙我覺得都容易有肉腥味,實在不愛。我的副食品基本上都不會難吃到哪去,最大的功臣絕對是洋蔥炒肉,作法請見:http://poyin-at-home.blogspot.tw/2015/09/blog-post_4.html

每道副食品,我都會搭一樣肉,洋蔥雞肉、牛、豬、鮭魚、吻仔魚等,其中洋蔥雞肉是我最常使用的,因為沒有明顯的肉腥味,很百搭。

*菜:

各種蔬菜都可以,但因為我一個禮拜只會做五種口味,弄成冰磚,所以我比較常使用不怕蒸的非綠色蔬菜,像是高麗菜、大白菜、娃娃菜。

*提味食材:

這點我覺得很重要,副食品原則上都不調味的,必須靠食材本身的味道來撐場面,但大多食材其實沒有明顯的味道,若少了這一項,副食品會缺乏『口味』的概念,長期下來可能讓小孩吃到厭煩,所以我一定會放一些提味食材讓口味突顯出來。

我常用的提味食材如下:

地瓜、南瓜、洋蔥、蘋果、乾香菇、玉米、甜椒、海帶芽、芋頭、芹菜

*粥:就是兩倍粥、三倍粥,看小孩習慣吃的口感

*高湯:

我只會做兩種口味的高湯,準備上都不麻煩,但對於增添風味非常有幫助

蔬果雞高湯:http://poyin-at-home.blogspot.tw/2015/08/blog-post_31.html
昆布柴魚高湯:http://poyin-at-home.blogspot.tw/2015/09/blog-post_65.html

6. 不搶味食材:

還有很多食材可以運用,他們雖然做不成紅花,但可以是非常好的綠葉,若家裡有,可以順手加進去,讓營養更豐富。

常見的不搶味食材如下:

菇類、筍類、豆腐、黑木耳、毛豆、紅、白蘿蔔、馬鈴薯

在我的努力餵食之下,兒子的體重都有穩定在成長,我自己在家量覺得他的好像有比較靠近 25%,這對我而言真的是很大的鼓勵,這一切的辛勞總算有了回報(眼角拭淚)。

當然如果你的孩子天生胖嘟嘟,吃牛蒡泥都像吃到米其林美食,那真的可以翹腳去沙發上躺著搓鬍鬚,不用像我一樣那麼勞碌命。但如果你跟我一樣,有個瘦寶寶,很希望讓他吃更多副食品的話,希望我的這些作法能給你一些新的靈感。為母則強,媽媽加油!

註:

1. 當媽媽的應該沒有人不認識小兒科醫生黃瑽寧吧?他提出的副食品觀念蠻新,跟過去我們知道的不太一樣,我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,所以比較是傾向他那一派。

簡而言之,過去認為怕過敏就要等到六個月再吃,但黃醫生認為怕過敏更要四個月就開始吃。

過去認為一個食材要試 3~5 天,確認不會過敏,才能繼續試下一個新食材,但黃醫生認為在餵副食品就像是在給寶寶的腸胃上免疫課,寶寶能夠吃到少量但豐富的食材,他的免疫系統會得到很好的訓練,長大後比較不會過敏。而且只給少量很難引起過敏,反而是每樣食材一給,就給三五天,大量刺激免疫系統,更容易造成過敏,還會讓小孩吃到很膩,對副食品失去興致。

這裡有黃醫生最新版本的說明,請見:http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56810-%E9%BB%83%E7%91%BD%E5%AF%A7%EF%BC%9A%E5%A6%82%E4%BD%95%E5%B9%AB%E5%AF%B6%E5%AF%B6%E6%B7%BB%E5%8A%A0%E5%89%AF%E9%A3%9F%E5%93%81/


2. 還是提醒一下,寶寶滿一歲前的主食還是奶,所以在餵副食品的同時,還是要顧及寶寶有沒有喝到一定的奶量,若因為副食品吃太多,導致奶量驟減,倒也不是一個理想的結果。

媽媽們可以跟小兒科醫生諮詢,了解以自己寶寶的身高體重,一天的建議總奶量為多少,接著妳會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,才能知道寶寶吃最多可以吃到多少副食品,奶量還是可以喝到一個基本量。

如果發現吃了副食品,寶寶的奶量驟減,妳可以減少一些副食品的量,或是把吃副食品跟喝奶的時間拉開一些,或是變成先喝奶,再吃副食品,這些都是變通的作法,我都嘗試過,最後才找出一個平衡點。

不過大多小孩,陸續都會出現厭奶現象,你就算百般算計,想要讓他多喝也沒有用。若小孩已經超過六個月,媽媽可以藉由在副食品添加肉或是豆類,幫小孩補充蛋白質,這樣就不用擔心厭奶時期的營養會不均衡。

以上是我個人諮詢小兒科醫生或是自行看書所得來的經驗,僅供參考,若有疑慮還是找信任的醫生諮詢喔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